五七诗中叨见遇,三千客外许疏慵
出处:《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其五》
唐 · 齐己
石龛闲锁旧居峰,何事膺门岁月重。
五七诗中叨见遇,三千客外许疏慵。
迎凉蟋蟀喧闲思,积雨莓苔没屐踪。
会待英雄启金口,却教担锡入云松。
五七诗中叨见遇,三千客外许疏慵。
迎凉蟋蟀喧闲思,积雨莓苔没屐踪。
会待英雄启金口,却教担锡入云松。
注释
石龛:石洞或岩石间的神龛。闲锁:安静地封锁。
旧居峰:昔日居住的山峰。
膺门:重要的、核心的门,这里比喻重要的位置或时期。
岁月重:时间感觉漫长而沉重。
五七诗:指五言或七言诗,这里泛指诗歌。
叨见遇:谦辞,有幸遇见并受到赏识。
三千客:形容门客众多,源自战国四公子的故事。
许疏慵:被允许懒散、不拘小节。
迎凉:乘凉,享受凉爽。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喧闲思:打扰了宁静的思绪。
积雨:连续多日的降雨。
莓苔:湿润环境中生长的苔藓类植物。
没屐踪:足迹被覆盖,无法辨认。
会待:等待,期待。
英雄:有远见或能力非凡的人。
启金口:开口说话,比喻给出重要意见或指示。
担锡:挑着行囊,这里特指僧人携带的简单行李,锡指锡杖。
入云松:进入云雾缭绕的松林,比喻隐居或修行之地。
翻译
石洞静静锁着昔日的山峰,为何重门深锁,岁月显得如此沉重。在众多的诗歌中侥幸得到赏识,于众多门客之外允许我疏懒随性。
乘凉时,蟋蟀的鸣叫扰乱了悠闲的思绪,连绵的雨水让莓苔覆盖了行踪。
等待英雄开启尊口指引方向,那时我将拿起禅杖步入云松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山中生活,诗人在一个被石头包围的小屋里,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五七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里提及诗中的旧交,三千客可能指的是广泛的人际关系,但现在看来却显得稀疏和冷淡。
迎凉蟋蟀喧闲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蟋蟀在凉爽的空气中发出声音,让人不禁陷入沉思。积雨莓苔没屐踪则形容山中小径因长时间的降雨而被野草覆盖,行人的脚印也消失了。
最后两句“会待英雄启金口,却教担锡入云松”表达了一种对英雄人物的期待,同时也有自嘲之意,似乎在说尽管内心渴望有伟大人物出现,但现实中却只能自己隐于山林之中,如同担着重担走进了云雾缭绕的松林。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寂生活的无奈和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