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勿重陈,抟扶良自兹
出处:《送张世杰赴京兆幕官》
金末元初 · 段成己
雨雪方载涂,霜风裂肤肌。
丈夫四方志,游子千里期。
简书岂不畏,孀亲发如丝。
恩义两相夺,欲行还迟迟。
世荣岂不慕,此心难遽夷。
大分既有定,僶俛安得辞。
伊人遇知己,第恐负所知。
去去勿重陈,抟扶良自兹。
苟能以义养,犹足慰亲思。
丈夫四方志,游子千里期。
简书岂不畏,孀亲发如丝。
恩义两相夺,欲行还迟迟。
世荣岂不慕,此心难遽夷。
大分既有定,僶俛安得辞。
伊人遇知己,第恐负所知。
去去勿重陈,抟扶良自兹。
苟能以义养,犹足慰亲思。
鉴赏
这首诗《送张世杰赴京兆幕官》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成己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远行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雨雪方载涂,霜风裂肤肌”描绘了送别时节的恶劣天气,雨雪交加,寒风凛冽,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凄冷氛围。接着,“丈夫四方志,游子千里期”点明了友人远行的目的和决心,虽有千里的路程和未知的挑战,但心中有志向,不畏艰难。
“简书岂不畏,孀亲发如丝”则转而关注友人的家庭责任,简书即官府文书,意味着友人即将承担公务,但同时家中有年迈的母亲,让友人感到担忧。这种对家庭的牵挂,体现了深厚的亲情。
“恩义两相夺,欲行还迟迟”表达的是在恩情与道义之间难以抉择的心情,友人内心挣扎,既想遵从道义,又不忍离开亲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增加了离别的沉重感。
“世荣岂不慕,此心难遽夷”表明友人对世俗荣誉的向往,但内心的平静难以迅速恢复,体现了人性的复杂。
“大分既有定,僶俛安得辞”说明了命运的安排,即使心中不愿,也必须接受现实,继续前行。这反映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伊人遇知己,第恐负所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找到真正的知音,避免辜负对方的信任和期待。
最后,“去去勿重陈,抟扶良自兹”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前行,不必再诉说离别的痛苦,相信未来会更好。
“苟能以义养,犹足慰亲思”则是对友人的道德指引,希望他能以正义行事,以此来宽慰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友情、亲情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