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归来隔几春,清羸还是旧时身
出处:《赠赵师秀》
宋 · 徐玑
游宦归来隔几春,清羸还是旧时身。
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
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
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
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
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
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游宦:在外做官。归来:回到故乡。
隔几春:多年后。
清羸:清瘦。
旧时身:当年模样。
心性:内心修养。
方能:才能。
静:平静。
化得:让。
妻儿:妻子儿女。
不说贫:不再觉得家贫。
竹长:新竹生长。
新阴:新绿的竹荫。
深似洞:像深洞一样。
梅添:梅花增添。
怪相:奇异的姿态。
老于人:比人都显得老。
曾见:曾经见过。
高人:高明的人。
了:明白。
近作:最近的作品。
文章:写作。
气力匀:气息均匀,文笔流畅。
翻译
在外做官多年后回到故乡,清瘦的身体还是当年模样。经过修养内心才能平静,让妻子儿女不再觉得家境贫寒。
新竹生长出浓密的绿荫,如同深邃的洞穴,梅花增添了奇异的姿态,显得比人都老。
我也深知曾经见过高人,最近写作时气息均匀,文思流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赠赵师秀》,主要表达了诗人游宦归来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体悟。首句"游宦归来隔几春",写诗人在外做官多年,如今归家已过数个春天,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叹。"清羸还是旧时身",诗人自述身体虽然清瘦,但心境依旧如旧,显示出坚韧不屈的性格。
接下来的两句"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诗人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即使生活清贫,也能通过平和的心态和亲情的温暖化解外在的困苦。"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诗人以竹子的新绿阴深和梅花的老态描绘出岁月的流转,暗示自己虽年华老去,但心境如竹梅般坚韧。
最后两句"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诗人表示自己深知人生的真谛,近来写作时气息均匀,显示出内心的平静与从容,也暗含着对学问和艺术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理于景,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