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出处:《提封》
唐 · 杜甫
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
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时徵俊乂入,草窃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时徵俊乂入,草窃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提封:统治。汉天下:汉朝的领土。
万国:各国。
尚:仍然。
同心:团结一致。
悬车守:年迈的官员。
何如:相比如何。
俭德临:节俭的德行来治理。
俊乂:才智出众的人。
草窃:小人,比喻不法之徒。
犬羊:比喻外敌或侵略者。
兵犹火:军队要像火焰一样警觉。
恩加四海深:恩惠遍及四海之广。
翻译
统御着广阔的汉家天下,各国依然团结一心。请问那些年迈高官,哪种方式更佳,是节俭的德行治理还是严守边防?
时常征召贤能之人入朝,然而边境小人却趁机侵扰。
希望军队如同烈火般警惕,施以深厚的恩惠于四海之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景象:天下太平,万国归心。通过“借问悬车守”一句,表达了对边疆守卫之人的关切和询问,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而“何如俭德临”则是在探讨如何用节俭的美德来治理国家。“时徵俊乂入”表现了国家选拔人才的盛况,“草窃犬羊侵”则是对外敌威胁的一种隐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土安全的担忧。最后“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戒除战争之火,广施恩泽于四海之内,深得民心。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辽阔,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国是的关怀和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