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
出处:《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唐 · 齐己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
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
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
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注释
竟陵:地名,这里代指战乱地区。兵革际:战争的边缘,指战乱时期。
归复:回到并修复。
旧园林:昔日的庭园或居所。
早岁:年轻的时候。
为官苦:担任官职辛苦、劳累。
说此心:表达这样的心愿或想法。
海边山:靠近海边的山。
夜上:夜晚登山。
城外寺:城市之外的寺庙。
秋寻:秋天时去寻找、探访。
应讶:应该感到惊讶。
嵩峰约:与嵩山(可能象征隐逸生活)的约定。
蹉跎:光阴虚度,这里指拖延。
直到今:直到现在。
翻译
在战乱边际的竟陵之地,我回归重新修整了往日的园林。年轻时为官生活劳苦不堪,时常听人说起向往闲适的心境。
清晨我攀上临海的山峦,入秋后则在城外的寺院中探寻。
你定会惊讶于我与嵩山的约定,竟因拖延至今未能实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旧友深情的诗,通过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两句,设定了一种战争动荡之后回到故土的场景,"竟陵"代指战乱,"旧园林"则是诗人安身之所,这里的"归复"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两句,揭示了诗人的过去经历,他曾在年轻时担任官职,体会到为官一职的辛酸与孤独。这里的"常闻说此心",透露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接下来的"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游子情怀。在这片海边山野之中,他在夜晚漫步,在秋天寻访城外古寺,这些行为都是他对往昔生活的一种追忆和寻觅。
最后的"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两句,则揭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这里的"嵩峰约"指的是与南徐刘员外的约定,而"蹉跎直到今"则表明这种承诺和友情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对于朋友之情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