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北与学宫依,箫鼓不来牲醴稀
出处:《戊申燕九日》
明 · 吴宽
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
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毬人马吼。
古祠北与学宫依,箫鼓不来牲醴稀。
如何义士文履善,不及道人丘处机。
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毬人马吼。
古祠北与学宫依,箫鼓不来牲醴稀。
如何义士文履善,不及道人丘处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京城燕九日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物情感。
“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开篇点题,以“燕九”这一特定节日为背景,描述了京城少年们在这一天纷纷涌向城西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年轻人的热情参与。
“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毬人马吼。”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场景,白云观前举行大型聚会,射箭、击毬等活动热闹非凡,人声鼎沸,马蹄声声,生动展现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古祠北与学宫依,箫鼓不来牲醴稀。”转而描写节日的另一面,古祠与学宫附近,虽然没有箫鼓喧闹,也没有丰富的祭品,但依然有人在此寄托哀思或进行学术交流,体现了节日中既有欢乐也有沉静的一面。
“如何义士文履善,不及道人丘处机。”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两位不同身份的人物:文履善和丘处机。文履善作为“义士”,可能在节日中有所行动或表现,但相比之下,诗人更赞赏道人丘处机,表达了对后者精神境界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绘,展现了明朝燕九日的多元景象,既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也触及了更为深沉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