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离巴陵岸,暮投乌沙汀
出处:《宿乌沙》
宋 · 刘敞
朝离巴陵岸,暮投乌沙汀。
大江屡回环,反顾犹洞庭。
月色夺暗日,舟人各宵征。
东南浮云际,极望都冥冥。
不辨水与天,高低皆见星。
分明银河流,来与江汉并。
安得数尺槎,漂然向天庭。
大江屡回环,反顾犹洞庭。
月色夺暗日,舟人各宵征。
东南浮云际,极望都冥冥。
不辨水与天,高低皆见星。
分明银河流,来与江汉并。
安得数尺槎,漂然向天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巴陵出发,夜晚投宿在乌沙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句“朝离巴陵岸,暮投乌沙汀”,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行程的起始与结束,从早晨离开巴陵的岸边,到傍晚投宿在乌沙的河滩,时间的流转与地点的转换跃然纸上。
接着,“大江屡回环,反顾犹洞庭”两句,以大江的曲折蜿蜒与对洞庭湖的回望,展现了旅途中的壮阔景象与诗人对远方的眷恋。
“月色夺暗日,舟人各宵征”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月光如昼,照亮了江面,舟上的人们各自忙碌着,继续前行,体现了旅途的繁忙与不息。
“东南浮云际,极望都冥冥”则通过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与向往。
“不辨水与天,高低皆见星”一句,将视线拉高,描绘了夜空中繁星点点,与水面倒映的星辰交织在一起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浩瀚与美丽。
“分明银河流,来与江汉并”进一步描绘了银河与江汉交汇的奇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诗歌浪漫主义色彩。
最后,“安得数尺槎,漂然向天庭”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愿,数尺的木筏承载着他的梦想,飘向那遥远的天庭,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