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
出处:《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明 · 曹于汴
夫子起南国,开蒙廑辙环。
翩翩西山陲,鸣佩双玉珊。
一为仁道言,插架徒矜繁。
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
相看谁可拟,朱凤矫翾翾。
翩翩西山陲,鸣佩双玉珊。
一为仁道言,插架徒矜繁。
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
相看谁可拟,朱凤矫翾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南国开蒙教育的老师形象,他如同西山边陲的鸣佩玉珊,翩翩而行。诗中以“一为仁道言”表达了老师的道德追求,虽书籍满架,却更看重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实践。接着,“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老师的智慧比作从银河中汲取的精华,即使面对生活的波涛汹涌,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相看谁可拟,朱凤矫翾翾”则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认为其风范无人能及,犹如展翅飞翔的朱凤,自由而高洁。整首诗通过对老师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