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阁覆高林,晚步聊徙倚
出处:《观风阁》
宋 · 文同
危阁覆高林,晚步聊徙倚。
东南两峰断,空阔见万里。
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
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
风从半天下,月向平地起。
夜久殊未还,峨冠露盈几。
东南两峰断,空阔见万里。
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
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
风从半天下,月向平地起。
夜久殊未还,峨冠露盈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危阁:高高的楼阁。覆:覆盖。
高林:茂密的树林。
晚步:傍晚散步。
聊:随意。
徙倚:倚靠。
东南两峰:东南方向的山峰。
断:被切断。
空阔:开阔。
见万里:看见远方。
茫茫:广阔。
苒苒:轻柔的样子。
孤烟:孤零零的炊烟。
识:辨认。
归云:回家的云彩。
积:积水。
风从半天下:风从半空中吹来。
月向平地起:月亮升起在地平线。
夜久:夜晚已深。
殊未还:仍未返回。
峨冠:头戴高冠。
露盈几:露水打湿衣襟。
翻译
高高的楼阁俯瞰着茂密的树林,傍晚时分我随意漫步,暂且倚靠在那里。东南方向的山峰被切断,视野开阔,仿佛能看见无尽的远方。
在广阔的天际,落日余晖中,孤零零的炊烟袅袅升起。
忽然间,我隐约辨认出回家的云彩,猛然间明白那是积水倒映的幻象。
风从半空中吹来,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
夜晚已深,我仍未返回,头戴高冠,露水打湿了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山川云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观赏自然之美的感慨。
"危阁覆高林,晚步聊徙倚。" 开篇即以险峻的楼阁和茂密的高林作为画面,从一个较高的视角出发,捕捉到了夕阳下的山林景色,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东南两峰断,空阔见万里。"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两座山峰在遥远的地方相接,形成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让人仿佛能看到更远处的景致。
"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 落霞如织,孤烟袅袅,这两句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那种难以捉摸的美。
"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从变化莫测的云和水中领悟到自然界中物象更新的哲理。
"风从半天下,月向平地起。" 风吹过半个天空,月亮缓缓升起,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夜久殊未还,峨冠露盈几。" 夜色已深,但诗人仍未归去,他的帽子上沾满了露水,这种细节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专注和投入,也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这首诗通过对山、云、风、月等自然元素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