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
出处:《赠崇安刘相士》
宋 · 刘克庄
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
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
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
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
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
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种花地:种花的地方。
五夫邻:五位邻居。
有客:有一位客人。
同姓:同姓氏。
故人:老朋友。
赤身:赤裸身体。
穷至骨:贫穷到骨髓。
碧眼:碧绿的眼睛。
妙通神:眼神奇妙,仿佛有神灵。
两元老:两位德高望重的人。
何时:什么时候。
定秉钧:决定国家大权。
翻译
一直以来,我在种花的地方,邻居就是五位先生。有一位客人和我同姓,见到你就像遇见了老朋友。
他赤身到骨,眼神明亮仿佛有神灵附体。
请问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何时才能决定国家大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赠崇安刘相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亲切而又带有哲理的交流氛围。
"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向来" 表示过去常常,"种花" 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五夫" 是古代量词,指的是很少的人,这里代表了与诗人一样有着相似志趣的人。"曾与五夫邻" 强调了诗人与这位刘相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来访之人的亲切感受。"有客" 指的是有位与自己同姓的宾客,而"见君如故人" 则是说这种相遇如同旧友重逢,充满了温暖和熟悉。
"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 这两句则是在形容刘相士的外貌或精神状态。"赤身" 可能指的是他赤诚之心,或是对其真挚性情的比喻;"穷至骨" 则可解为他的这种品质已渗透到骨髓;"碧眼" 描述其眼睛如同碧玉般清澈明净,而"妙通神" 则表达了他内在的灵魂或精神世界是如此的透彻和通达。
最后两句"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是诗人对刘相士提出的询问,希望这位刘相士能告诉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像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一样,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或是权力的把控。
整首诗通过对刘相士的称颂和对友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沟通的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