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题真逸榜茅屋,又见华阳陶隐君
明 · 王世贞
中丞积金倾五侯,有孙了不挂双眸。
手携束书废箸出,日与西京数子游。
自言生命无贵格,半幅青衫消不得。
但可人传毛氏诗,何须色喜庐江檄。
张卿采访过吴门,与生意气时相闻。
手题真逸榜茅屋,又见华阳陶隐君。
老夫月旦落人口,那用区区寻敝帚。
纵汝于名未尽忘,不在身前在身后。
手携束书废箸出,日与西京数子游。
自言生命无贵格,半幅青衫消不得。
但可人传毛氏诗,何须色喜庐江檄。
张卿采访过吴门,与生意气时相闻。
手题真逸榜茅屋,又见华阳陶隐君。
老夫月旦落人口,那用区区寻敝帚。
纵汝于名未尽忘,不在身前在身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诗《友人毛仲章文学弃诸生隐居自适铜梁张使君有真逸之目须予诗阐之因成短歌一首》描绘了一位名叫毛仲章的友人,他放弃了科举之路,选择隐居生活,自得其乐。中丞(官职)积聚财富,对毛仲章的淡泊名利表示赞赏,称他的孙辈并未被富贵所吸引。毛本人则以读书为乐,与京城的朋友交往,自认没有高贵的身份,但满足于传播毛氏的诗歌,而非追求官场功名。
张使君来访,两人意气相投,张的手迹被赞誉为"真逸",茅屋中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同时提及华阳陶隐君,暗示友人与隐士圈子的交游。诗人评价毛仲章的品格高尚,不以微贱自视,认为他的价值在于精神层面,而非世俗的名利。最后,诗人表达,即使毛仲章未能完全忘却名声,但他真正的价值在于身后留下的精神遗产,而非生前的地位。整首诗赞美了毛仲章的淡泊名利和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