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量终是尘凡客,海月应难挂席求
清 · 孙元衡
七里风涛万叠愁,归来不道小瀛洲。
流云过影身摇动,空宇无声耳唧啾。
飘泊樽罍三峡夜,黄昏枕簟九疑秋。
自量终是尘凡客,海月应难挂席求。
流云过影身摇动,空宇无声耳唧啾。
飘泊樽罍三峡夜,黄昏枕簟九疑秋。
自量终是尘凡客,海月应难挂席求。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诗《自安平镇风中返棹》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海上航行后的心情。首句“七里风涛万叠愁”,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风浪之大和内心的忧虑,七个里路的行程被风涛翻涌的景象所象征,愁绪如波涛般深重。
“归来不道小瀛洲”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感慨,暗示自己仿佛从仙境般的海上小洲归来,心境复杂,难以言表。接下来两句“流云过影身摇动,空宇无声耳唧啾”,通过写实的场景——身体随着船只摇晃,耳边只有风声,进一步渲染了航行的艰难与孤独。
“飘泊樽罍三峡夜,黄昏枕簟九疑秋”描绘了夜晚在三峡漂流,黄昏时分又仿佛置身于九疑山的秋景之中,寓情于景,流露出漂泊不定的生涯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自量终是尘凡客,海月应难挂席求”,诗人自我解嘲,承认自己终究是个尘世中人,无法像仙人那样追求超脱,只能在海月之下感叹人生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又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坚韧中带有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