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九霄开宝扇,一声万寿彻明河
出处:《元夕观驾御端门诗》
宋 · 强至
仙韶楼底弄春和,帘额随风捲绣波。
午夜九霄开宝扇,一声万寿彻明河。
灯缠月影祥光动,酒入天颜喜气多。
侍从有班无籍去,花边空听太平歌。
午夜九霄开宝扇,一声万寿彻明河。
灯缠月影祥光动,酒入天颜喜气多。
侍从有班无籍去,花边空听太平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韶楼:指宫殿或楼阁中的音乐演奏场所。弄春和:演奏春天的和谐乐曲。
帘额:窗帘和窗框。
绣波:比喻轻柔的卷动像波纹。
午夜九霄:深夜的天空,九霄指天的最高处。
宝扇:象征权力或珍贵的扇子。
万寿:对长寿或皇帝的尊称。
彻明河:声音响彻整个明亮的银河。
灯缠月影:月光下的灯光摇曳。
祥光:吉祥的光芒。
天颜:指天庭或皇帝的面容。
喜气多:充满喜悦的气氛。
侍从有班:侍从们按次序。
无籍去:没有留下记录或名册就离开。
花边:花丛旁边。
太平歌:象征和平、安宁的歌曲。
翻译
在仙韶楼上奏着春天的乐曲,窗帘随风轻轻卷起如绣波荡漾。深夜时分,九重天宫打开珍贵的宝扇,万寿之声响彻明亮的银河。
月光下,灯火摇曳,吉祥的光芒闪烁,美酒注入天庭,满溢着欢喜的气息。
侍从们有序地离去,没有留下记录,只有在花丛中空余倾听那太平的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皇帝出行的盛况。首句“仙韶楼底弄春和”展现了皇家音乐在春意融融中奏响,气氛和谐。次句“帘额随风捲绣波”则通过轻盈的帘幕和如波纹般的绣饰,烘托出皇宫的华美与节日的热闹。
“午夜九霄开宝扇”写出了深夜时分,皇帝乘坐的华丽宝扇在九重天际缓缓展开,象征着皇权的崇高和尊贵。“一声万寿彻明河”更是表达了对皇帝万寿无疆的美好祝愿,声音响彻明亮的银河,显现出庆典的庄重和宏大。
“灯缠月影祥光动”描绘了月光与灯火交织的祥瑞景象,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酒入天颜喜气多”则通过饮酒的场景,传达出皇帝和群臣欢庆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侍从有班无籍去,花边空听太平歌”,写出了宫门外,侍从们有序地列队离去,只有花丛中的歌声回荡,展现出盛世太平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深深期盼。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夕宫廷庆典的壮观场面,寓含了对皇家权威和国家繁荣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