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高千仞小,山静一拳多
出处:《文玉咏吾石次韵荅之》
明 · 邵宝
有物元如此,无材柰尔何。
云高千仞小,山静一拳多。
新刻磨崖字,遗声击磬歌。
不须袍与笏,意到即相过。
云高千仞小,山静一拳多。
新刻磨崖字,遗声击磬歌。
不须袍与笏,意到即相过。
鉴赏
这首诗以咏石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有物元如此,无材柰尔何”,开篇点题,以“物”和“材”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物独特性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能未能充分施展的无奈。这里的“物”指的是石头,“材”则暗指人的才能。诗人通过对比,既赞美了石头的独特之美,也暗示了自己的某种遗憾。
颔联“云高千仞小,山静一拳多”,进一步描绘了石头的形象。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远处的云比作低矮的小山,而近处的山则被比作拳头大小,形象地展示了石头的体积之大,同时也突出了其静谧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石头的外在形态,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深远境界的向往。
颈联“新刻磨崖字,遗声击磬歌”,转而描述了石头上的文字和声音。这里“新刻磨崖字”可能是指石头上有人工雕刻的文字,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痕迹;“遗声击磬歌”则是指石头发出的声音,如同击磬般清脆悦耳,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妙。这两句通过文字与声音的结合,展现了石头作为媒介所承载的文化与自然之美。
尾联“不须袍与笏,意到即相过”,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精神交流的重视。这里的“袍与笏”是古代官员的服饰和道具,象征官场的礼节和地位。诗人认为,真正的交往并不需要这些形式化的礼节,只要心意相通,就能超越物质和地位的界限,实现心灵的交流。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真挚情感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和深邃性,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艺术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