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吴台眠起处,一群麋鹿眼迷离
出处:《题春草驰情卷寄答孔炎宗侯》
明 · 王世贞
胎簪秀色满罘罳,父子风流岂异时。
临得宛陵离后帖,裁将康乐梦回诗。
王孙不断蘼芜恨,天马长衔苜蓿悲。
若问吴台眠起处,一群麋鹿眼迷离。
临得宛陵离后帖,裁将康乐梦回诗。
王孙不断蘼芜恨,天马长衔苜蓿悲。
若问吴台眠起处,一群麋鹿眼迷离。
鉴赏
此诗《题春草驰情卷寄答孔炎宗侯》为明代王世贞所作。诗中以春草为题,寓含深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首句“胎簪秀色满罘罳”,描绘了春草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新生的婴儿般充满活力,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与希望的萌发。接着,“父子风流岂异时”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草的生长比作父子间的传承与延续,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临得宛陵离后帖,裁将康乐梦回诗”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宛陵离后的书信,康乐(谢灵运)的梦境回诗,都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王孙不断蘼芜恨,天马长衔苜蓿悲”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蘼芜和天马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情感状态——蘼芜的生长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天马长衔苜蓿则可能暗喻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伤。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最后,“若问吴台眠起处,一群麋鹿眼迷离”以吴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麋鹿眼迷离,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草、历史典故、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对友情的怀念、对相聚的期待、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