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树阴合,台前流水多
出处:《春台》
唐 · 刘驾
台上树阴合,台前流水多。
青春不出门,坐见野田花。
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
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
青春不出门,坐见野田花。
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
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树阴:树的阴影。合:重叠。
流水:流动的水。
青春:青春年华。
出门:离开家门。
野田花:田野上的花朵。
公子:贵族青年。
走马:骑马疾驰。
香车:装饰华丽的车辆。
六街:城市的主要街道。
尘满衣:衣裳上满是灰尘。
鼓绝:鼓声停止。
方:才。
还家:回家。
翻译
台上的树荫重叠相接,台前的流水潺潺不断。正值青春年华的人不愿出门,只在家中坐着就能看见田野的花朵绽放。
谁能像那公子哥儿一样,骑着马追赶华丽的马车。
漫步在六条繁华街道,衣裳沾满尘土,直到鼓声停止才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台上树阴合,台前流水多",通过对比强调了主角所处位置的美好环境,这里不仅有浓密的树荫,还伴随着潺潺的溪流,为读者呈现了一种隐逸自适的生活状态。
接着"青春不出门,坐见野田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静谧生活的享受和珍惜。诗中的主角选择了不离家门半步,即便是年轻力壮时,也愿意就近观赏周遭自然之美。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隐含着对外界喧嚣的一种拒绝。
"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一句,则是对那种追求快乐、享受生活的态度的赞美。这里的"公子"可能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不羁的人物形象,而"走马逐香车"则形容其随性所至,追寻感官之悦,这与前文中坐享自然景致的意境形成了对比,共同描绘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两句"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则是诗人在外游历归来的情景。"六街尘满衣"形容的是长时间外出的尘埃附着在衣服上,而"鼓绝方还家"则表达了归家的决心和行动。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美好与个人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