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夫广文杰,访我黄金台
明 · 湛若水
白夫广文杰,访我黄金台。
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
音乐缺已久,闻此喜且疑。
未理金石奏,八音安可裁。
声本起于无,谁解穷往来。
鱼马诚异类,感应何神哉。
乃知太和气,不谢嶰谷材。
圣人假物用,八风谁能回。
此可悟神理,当与西山推。
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
音乐缺已久,闻此喜且疑。
未理金石奏,八音安可裁。
声本起于无,谁解穷往来。
鱼马诚异类,感应何神哉。
乃知太和气,不谢嶰谷材。
圣人假物用,八风谁能回。
此可悟神理,当与西山推。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以白夫广文的音乐才华为引子,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赞赏与思考。"白夫广文杰"开篇点出主人公的非凡才情,"访我黄金台"则描绘了他来访的情景。诗人接着赞美白夫的音乐创作,称其作品如"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既有深度又有高雅之韵。
诗中提到"音乐缺已久",暗示古代音乐的衰落,而白夫的作品仿佛一道亮光,让诗人惊喜又疑惑。诗人进一步探讨音乐的本质,认为音乐源自无形,"声本起于无",并质疑是否有人能完全理解和表达。他以"鱼马诚异类,感应何神哉"比喻音乐的力量,超越常规,令人惊叹。
诗人进而指出,音乐是天地自然和谐的表现,"太和气"与"嶰谷材"相提并论,强调其内在的优秀品质。他借用"圣人假物用,八风谁能回"来说明,即使是圣人也无法改变音乐的自然规律。最后,诗人将白夫的音乐与西山并列,认为它具有深刻的哲理启示,值得推崇。
整首诗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寓言般地探讨了人性、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展现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