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
出处:《拟登天台山》
明 · 徐熥
晨兴理轻策,扪萝登嶕峣。
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
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
凉燠异岩壑,雨旸变昏朝。
遐瞩发清旷,溽暑生凉飙。
偓佺讵云远,羡门犹可招。
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
微风奏天籁,淡云缀轻绡。
结根比华岱,幽邃同中条。
高情豁然畅,尘襟亦已消。
安得遇至人,与之同逍遥。
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
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
凉燠异岩壑,雨旸变昏朝。
遐瞩发清旷,溽暑生凉飙。
偓佺讵云远,羡门犹可招。
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
微风奏天籁,淡云缀轻绡。
结根比华岱,幽邃同中条。
高情豁然畅,尘襟亦已消。
安得遇至人,与之同逍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哲思。开篇“晨兴理轻策,扪萝登嶕峣”描绘了清晨起床,手持轻便的竹杖,攀援着藤蔓,攀登高山的情景,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中的荒芜与烟雾缭绕的景象与山顶直插云霄的峭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则通过声音与色彩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瀑布的动态美和山峰在霞光映照下的静态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描绘了山下清澈的潭水和石桥上的潺潺流水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凉燠异岩壑,雨旸变昏朝”通过气候变化的描述,表现了山中环境的多变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遐瞩发清旷,溽暑生凉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开阔心境和对清凉之风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偓佺讵云远,羡门犹可招”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仙人,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则展示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聆听云中传来的歌声,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微风奏天籁,淡云缀轻绡”以微风与淡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
“结根比华岱,幽邃同中条”将自己比作华山和中条山的树木,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认同。
“高情豁然畅,尘襟亦已消”表达了诗人通过登山活动,心灵得到了释放,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
“安得遇至人,与之同逍遥”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希望遇见高洁之人,共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