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
出处:《应贡过彰德次韵呈张见室》
明 · 王以悟
北度邺城春欲尽,霏霏细雨湿征裘。
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
堤柳风翻搀燕舞,石桥影落入漳流。
不堪回首西山暮,怅望白云天际头。
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
堤柳风翻搀燕舞,石桥影落入漳流。
不堪回首西山暮,怅望白云天际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尽时节,北渡邺城(今河南安阳附近)的场景。诗人通过细雨湿润的征衣,长亭中的酒宴,以及堤柳摇曳、石桥投影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和旅途中两月时光的愁绪。
北度邺城春欲尽,霏霏细雨湿征裘,是诗人在告别春天的同时,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霏霏细雨如同无情的时光,不仅让征衣湿透,也浸润了诗人的心田。
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长亭作为古代行人休憩之所,这里与朋友共饮的画面,却也只能暂时抚慰旅途中的寂寞。两月的时间,对于远行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段漫长而沉重的心路歷程。
堤柳风翻搀燕舞,石桥影落入漳流,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与愁绪之深。堤边的柳树随着春风摇曳,与飞翔的燕子交织成一幅生动画卷,而石桥下漳流的倒影,则如同诗人心中的忧思,无法触摸却又无处不在。
不堪回首西山暮,怅望白云天际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西山暮色,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也是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依恋。而那遥远的白云,更像是连接着现实与梦想,诗人仰望天际,只能在心中无声地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旅途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