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柳风欺客帽,松露湿僧衣全文

柳风欺客帽,松露湿僧衣

出处:《青龙渡头
宋 · 陈允平
天阔雁飞飞,淞江鲈正肥。
柳风欺客帽,松露湿僧衣
塔影随潮没,钟声隔岸微。
不堪回首处,何日可东归。

拼音版原文

tiānkuòyànfēifēisōngjiāngzhèngféi

liǔfēngmàosōng湿shīsēng

yǐngsuícháoméizhōngshēngàn

kānhuíshǒuchùdōngguī

注释

雁:大雁,一种候鸟,此处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淞江鲈:淞江是古代地名,鲈鱼在此时肥美,寓意丰收和思乡之情。
柳风:春风拂柳,象征着春天和温暖。
松露:露珠落在松树上,可能暗示僧人生活的清贫与自然环境的宁静。
塔影:寺庙塔影,可能代表诗人对宗教或远方的寄托。
钟声:寺庙钟声,常引发怀旧和思乡情绪。
不堪回首:难以忍受回忆起的痛苦或悲伤往事。
东归:向东回归,指返回故乡或理想之地。

翻译

天空开阔,大雁展翅飞翔,淞江中的鲈鱼正肥美。
轻柔的柳风吹拂着客人的帽子,松树上的露水打湿了僧人的衣裳。
塔影在潮水中逐渐消失,远处岸边的钟声若隐若现。
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何时才能回到东方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首句“天阔雁飞飞”,展现了开阔的天空中大雁翱翔的场景,给人以辽远和自由之感。次句“淞江鲈正肥”则点出时令,暗示鲈鱼肥美,引人垂钓之想。

“柳风欺客帽”通过“欺”字,形象地写出秋风吹动柳絮,轻轻拂过旅人的帽子,带有一种淡淡的凉意。而“松露湿僧衣”则描绘了僧侣在松林中,僧衣被清晨的露水打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塔影随潮没,钟声隔岸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塔影随着潮水起伏,消失在视野之外,远处寺庙的钟声若有若无,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

最后,“不堪回首处,何日可东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山水小诗,展现了诗人对青龙渡头的深深怀念和对故乡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