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铁石为刚肠,忍穷不见可怜色
出处:《雪中怀韩毅伯》
宋 · 王炎
鸡罢三号来晓色,披衣起见瓦沟白。
雪花初堕云遽回,天意应怜未归客。
男儿铁石为刚肠,忍穷不见可怜色。
当知曳履郭先生,可作餐毡苏属国。
雪花初堕云遽回,天意应怜未归客。
男儿铁石为刚肠,忍穷不见可怜色。
当知曳履郭先生,可作餐毡苏属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鸡罢:鸡叫完毕。晓色:黎明的色彩。
瓦沟白:瓦片上的霜白。
雪花初堕:雪花刚开始飘落。
云遽回:云彩快速消散。
未归客:尚未归家的人。
男儿:男子汉。
忍穷:忍受贫穷。
可怜色:软弱可怜的样子。
曳履郭先生:曳履,形容生活艰辛;郭先生,代指坚韧的人。
餐毡苏属国:餐毡,形容艰苦的生活;苏属国,借指坚韧的外交使节。
翻译
天已破晓,鸡鸣声停歇后,我披衣起床,看到瓦沟上覆盖着一层白霜。雪花刚刚飘落,天空中的云彩迅速散去,仿佛老天怜悯那些还未回家的人。
男子汉应该像铁石一样坚韧,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忍受,不会流露出软弱可怜的样子。
应当明白,就像曳履的郭先生那样,即使生活艰难,也能保持坚韧,如同苏属国的使者面对困苦依然坚韧不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静谧的画面,诗人在寒冷的清晨被鸡叫声唤醒,披衣起床,看见瓦沟里的积雪如同白色的锦缎铺展开来。雪花纷纷扬扬,但却不覆盖住那片云端,似乎天意怜悯那些尚未归家的旅人。
诗中“男儿铁石为刚肠”一句,用以表达对朋友坚定不移的情谊和个人的品格。接着,“忍穷不见可怜色”,则是说在贫困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不屈不饶的气节,内心深处并无半点怯懦。
最后两句“当知曳履郭先生,可作餐毡苏属国”中,“曳履”意指步履艰难,形容旅途中的辛苦与困顿。这里提及的是郭先生,即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郭隗,他曾经在外任职,有过流离失所的经历。诗人通过对郭先生境遇的感同身受,将自己的处境与苏武(西汉时期的一位忠诚将军)守卫北疆的故事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坚守职责的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毅与忠贞,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