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朝犹仰大夫贤,往昔曾闻父老传
出处:《任公祀名宦祠》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异朝犹仰大夫贤,往昔曾闻父老传。
风宪直能戡日本,外台偏肯挫中涓。
开藩预有三槐兆,带印兼为五穗仙。
今日孙曾修俎豆,海南新荐大鱼鲜。
风宪直能戡日本,外台偏肯挫中涓。
开藩预有三槐兆,带印兼为五穗仙。
今日孙曾修俎豆,海南新荐大鱼鲜。
鉴赏
这首诗《任公祀名宦祠》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大夫贤”的赞美,以及对任公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影响的追忆,展现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三槐兆”、“五穗仙”等,寓意深远,表达了对任公及其家族后人的肯定与祝福。
首联“异朝犹仰大夫贤,往昔曾闻父老传”,开篇即点出对任公的尊敬之情,无论是在不同的朝代,还是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都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有着高度的评价和传颂。这句诗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永恒纪念和敬仰。
颔联“风宪直能戡日本,外台偏肯挫中涓”,进一步描绘了任公在政治上的正直与果敢。这里的“风宪”指风纪法度,“戡日本”可能是指平定或治理某地,“中涓”则可能暗指内部的不正之风或小人。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任公在维护公正、打击邪恶方面的坚定立场和卓越能力。
颈联“开藩预有三槐兆,带印兼为五穗仙”,运用了象征性的语言,将任公比作“三槐”和“五穗仙”。三槐是古代传说中的三棵神树,象征着官位显赫;五穗仙则是传说中的仙人,代表着长寿和吉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任公及其家族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尾联“今日孙曾修俎豆,海南新荐大鱼鲜”,以现实场景收尾,描述了后人在祭祀时的庄重仪式和对美食的享受,既体现了对先人的怀念,也暗示了家族的传承与延续。通过“大鱼鲜”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寓意着家族的兴旺和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象征,不仅赞颂了任公的历史功绩,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和祝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贤的崇敬与家族传承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