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花自有龙麝气,拂拂晴风香十里
出处:《东山行》
宋 · 李石
龙池山头唤龙起,见说花开龙亦喜。
喜将一雨洗山光,晓涨初分两溪水。
东山渡桥烟霞簇,山半亭台艳桃李。
入门一径海棠花,红玉为枝霞作蕊。
仙花自有龙麝气,拂拂晴风香十里。
木兰高下色不同,青紫朱绿黄白红。
游人隐映锦绣谷,山鸟动摇霜雪丛。
我来酌泉弄花树,花光正在水影中。
君不见三碉城边百草热,渡泸将军不得歇。
何似两仙樵斧郎,一局坐忘春昼长。
喜将一雨洗山光,晓涨初分两溪水。
东山渡桥烟霞簇,山半亭台艳桃李。
入门一径海棠花,红玉为枝霞作蕊。
仙花自有龙麝气,拂拂晴风香十里。
木兰高下色不同,青紫朱绿黄白红。
游人隐映锦绣谷,山鸟动摇霜雪丛。
我来酌泉弄花树,花光正在水影中。
君不见三碉城边百草热,渡泸将军不得歇。
何似两仙樵斧郎,一局坐忘春昼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唤:召唤。花开:花朵开放。
一雨:一场雨。
晓涨:早晨的涨潮。
渡桥:渡过桥梁。
烟霞:云雾和朝霞。
艳桃李:鲜艳的桃花和李花。
海棠花:一种美丽的花卉。
龙麝气:龙涎香的气息。
拂拂:轻轻飘动。
木兰:木兰花。
热:茂盛。
渡泸将军:历史上的军事人物。
坐忘:沉浸其中,忘记时间。
翻译
在龙池山巅呼唤龙腾起,听说花开连龙也欢喜。欣喜间,一场雨洗净山色,晨曦中,溪水分流初显。
东山渡口云雾缭绕,半山亭台桃花李花争艳。
进门小径两侧海棠盛开,红如美玉,蕊若朝霞。
仙花自带龙麝香气,晴日里香飘十里。
木兰花儿高低错落,色彩斑斓,有青紫、朱绿、黄白和红。
游人隐没在锦绣谷中,山鸟穿梭于霜雪丛间。
我来此地,酌泉水,赏花木,花影倒映在水中。
你可曾见三碉城边草木繁茂,渡泸将军疲倦难歇。
哪比得上两位仙人般的樵夫,一局棋过,春日漫长仿佛忘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通过对龙池山头、花开、龙起等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如“喜将一雨洗山光”、“仙花自有龙麝气”等句子,不仅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
在描绘景物时,诗人并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描述,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如“游人隐映锦绣谷”、“我来酌泉弄花树”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亲切体验和对自然之美的个人理解。
此外,诗中还穿插着一些历史文化的元素,比如“三碉城边百草热”以及“渡泸将军不得歇”,这些暗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深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远,是一篇集描写、情感和思考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