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出处:《书无相道人庵》
唐 · 贯休
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
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
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造化:大自然。茫茫:广阔无垠。
端居:独自居住。
紫石房:紫色石屋。
心遗:心中无诗。
句句:诗篇。
顶处:头顶。
霜霜:积霜。
白鹿:白色鹿。
枯叶:落叶。
清泉:清澈的泉水。
毳囊:皮囊。
寄言:传达话语。
疑未决:犹豫不决。
雪溪旁:雪溪边。
翻译
大自然广阔无垠,我独自居住在紫色石屋中。心中没有诗篇,只有顶上积聚的白霜。
白鹿在枯叶间沉睡,清澈泉水洒落在皮囊之上。
如果有话想传达,还需提及那雪溪之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造化太茫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之宏大无边的感慨,"端居紫石房"则显示出诗人选择在一处幽静的环境中修养身心。"心遗无句句"和"顶处有霜霜"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既有交流又有距离,好像他的思想也被冻结了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则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山林景象,其中白鹿作为吉祥的象征,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某种信息或情感,但又犹豫不决,只好暂时放在那条静谧的雪溪旁。这既是对外界的一种隐喻,也可能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