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出处:《夏夜诚斋望月》
宋 · 杨万里
山居道是没空庭,不道诚斋敞更明。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居:隐居的住所。道是:本以为。
诚斋:诗人自号。
敞更明:更加明亮宽敞。
万里:极目远望。
元是:实际上是。
冰:比喻月亮的清冷。
只今:现在。
若到:如果到了。
何似:比作。
玉兔:月亮的别称。
素娥:嫦娥。
老子:道教创始人,此处泛指神仙。
雪鬅鬙:形容洁白的雪覆盖的样子。
翻译
山居生活本以为庭院空旷无人,却不知诚斋这里更加明亮宽敞。广阔的天空原来看似是水,半轮明亮的月亮忽然变得如冰般清澈。
如今夏天已经炎热如此,如果到了秋天,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清凉呢?
如同玉兔、嫦娥和老子,他们都期待着秋天的到来,那时就像下了一场大雪,白茫茫一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宠慵自得的情怀。
"山居道是没空庭,不道诚斋敞更明。"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一幅幽静的山中生活场景,其中“诚斋”乃诗人自指,表明诗人的居所虽然简陋,但在他看来却更显得宽敞明亮。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致观察。秋季夜晚,天空清澈如同水一般,而那挂在天边的一弯明月却因气温骤降而仿佛结成了冰,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知,也反映出他内心世界的清冷与宁静。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生活体验和对未来季节变迁的期待。在酷暑难耐的夏日里,诗人已经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这种对秋天来临的期盼,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期待,更是对心灵深处所渴望的宁静与清凉。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寒冷夜晚中,与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人物“玉兔”、“素娥”以及道教的“老子”共同享受雪景的意境。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季节变换和神话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