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揉道情尘扰扰,云藏诗壁岁悠悠
出处:《次张秘校昔日同游僧舍》
宋 · 黄裳
过去光阴有胜游,翠微深处更乘秋。
偶寻得石坐云坐,莫问作官休未休。
世揉道情尘扰扰,云藏诗壁岁悠悠。
山僧看了须重看,且碧双眸便转头。
偶寻得石坐云坐,莫问作官休未休。
世揉道情尘扰扰,云藏诗壁岁悠悠。
山僧看了须重看,且碧双眸便转头。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次张秘校昔日同游僧舍》。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往昔一同游览僧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过去光阴有胜游”,开篇即点明了回忆的主题,过去的时光里有过令人愉悦的旅行。接着,“翠微深处更乘秋”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深邃而幽静的秋日山林之中,翠绿的山峦在秋风的吹拂下更显生机与宁静。
“偶寻得石坐云坐”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发现一块石头,便在此处坐下,与云相伴,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莫问作官休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不必追问是否已经辞官归隐,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世揉道情尘扰扰,云藏诗壁岁悠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世间的纷扰与尘埃被比作揉搓道情,而云隐藏在诗壁之间,岁月悠悠,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诗人的心灵得以在自然与诗歌中得到慰藉。
最后,“山僧看了须重看,且碧双眸便转头”以山僧的视角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情景的呼应,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山僧的一瞥,仿佛是对诗人情感的共鸣,同时也提醒着读者,即使再美的景色,也应适时转身,继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