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
出处:《寄谢李廉访题仁文书院》
明 · 邹元标
西山凝望耸岧峣,宪府中开爽气摇。
历乱鹅群随綵笔,蹁跹凤翥下青霄。
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
千载伫瞻从此始,况堪棠荫见文饶。
历乱鹅群随綵笔,蹁跹凤翥下青霄。
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
千载伫瞻从此始,况堪棠荫见文饶。
鉴赏
此诗《寄谢李廉访题仁文书院》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诗中描绘了西山之景,以及对李廉访题写仁文书院的感激之情。
首句“西山凝望耸岧峣”,以凝望西山起笔,山峰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接下来,“宪府中开爽气摇”一句,将视角转至人间,宪府之中,清风拂面,爽气荡漾,展现出一种清雅宁静的氛围。
“历乱鹅群随綵笔,蹁跹凤翥下青霄”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鹅群比作随笔而舞的彩羽,凤鸟则象征着文采飞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人墨客在书院中的创作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两句,借用了“河滨”和“斗杓”的典故,表达了对李廉访题写仁文书院的敬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书院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千载伫瞻从此始,况堪棠荫见文饶”两句,展望未来,期待着仁文书院能够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仰慕的地方,同时表达了对李廉访题字的感激之情,认为其题字如同树荫一般,为书院增添了文采与荣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文人雅士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