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出处:《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宋 · 郑刚中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小栏:指庭院或花坛的小栏杆。金钱:一种植物,学名天竺葵,因其叶子形似金钱而得名。
九秋:秋季的别称,指农历九月。
三嗅:形容多次闻香,这里可能象征着多次欣赏或品味。
陶潜:东晋诗人,以田园诗著名。
胡广:东汉官员,以长寿著称。
风流:指才情出众、风雅之事。
碎花:凋零的花朵。
一尊黄:一杯黄色的酒,可能是菊花酒,常与重阳节相关。
翻译
在小栏边培土等待重阳节,雨水洗净了金钱草却不急于生长。它最终依赖于秋天的到来恢复生机,谁能三次闻到它的芬芳呢?
陶潜倾心于诗歌,但实际效果一般,而胡广随性而为却活得长久。
古代的风流人物已经无从寻觅,只有破碎的花朵随着酒杯中的黄色液体漂浮。
鉴赏
这首宋诗《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对秋日菊花的独特感受。首句“小栏培土待重阳”展现了诗人精心照料菊花,期待在重阳佳节之际绽放的情景。接着,“雨洗金钱未肯忙”以“金钱”比喻菊花的花瓣,形象地写出即使经过雨水清洗,菊花仍不急于开放,保持其矜持和清雅。
“终藉九秋扶正色”表达了菊花在秋季盛开,以其鲜艳的颜色为秋天增添生机,寓意着坚韧与高洁。诗人感慨:“谁能三嗅为清香”,暗示菊花的香气虽淡,但其品质高洁,令人向往。接下来,诗人将陶渊明与胡广两位历史人物引入,借以表达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认为像陶潜那样专注于诗歌的精神虽然美好,但胡广随缘而长寿的生活态度同样值得赞赏。
最后,“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感叹过去的风流人物已不可寻觅,只有眼前的菊花酒杯中,浮现出那些历史的片段,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描绘菊花,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