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出处:《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唐 · 王建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六月:农历六月份。晨:早晨。
卑居:低矮的住处。
烦昏:烦热、昏沉。
五马:古代太守或刺史的代称,这里指达官贵人。
游:游览。
西城:城西地区。
几杖:手杖,也指代年长或尊贵。
朱轮:红色的车轮,代指显贵的车辆。
西楼:位于西方的楼阁。
方塘:方形的池塘。
嘉木:美好的树木。
华轩:装饰华丽的厅堂。
凫鹥:水鸟,这里泛指野鸭等。
中流:水流的中央。
酒:美酒。
盈尊:满杯。
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地区。
地无山:地区内没有高山。
大海垠:大海的边际,形容视野开阔。
高风:从高处吹来的风。
凉气:清凉的空气。
灏景:广阔的景色。
沈清源:沉浸在清澈的水源中,比喻景色清冽。
青衿:古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学士、文人。
俨:端庄,严肃。
礼容:礼仪的容貌。
敦敦:恭敬诚恳的样子。
颜氏徒:颜回的门徒,这里指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
夫子门:老师的门下,这里特指孔子的门下。
翻译
六月清晨已炎热,身处低矮处更觉闷热烦躁。达官贵人乘车马游西城,手杖伴随红轮车行进。
西楼靠近方形池塘,美丽的树木正对着华丽的厅堂。
野鸭满布在池塘中央,美酒也在杯中满溢。
山东之地没有山脉,放眼望去直视无际的大海。
高处吹来的凉风,让清冽的景色沉浸在源头。
学士们端庄地坐在旁边,礼仪之貌愈发诚恳恭敬。
我愿意成为颜回那样的学生,在夫子门前吟唱歌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六月清晨的景象,诗人卑居而感到烦躁。诗中通过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等意象展现了当时官宦之家夏日出游的情景。西楼临近方塘,嘉木华轩显示了西楼的壮观与高大。此外,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则透露出宴席上的欢乐气氛。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描述,感受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丽。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尊崇和向往。而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儒学大师颜回的弟子,通过吟唱孔子的教诲来表达自己对知识与美德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还透露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