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处回头萦作漩,急边眨眼不留行
出处:《雨后至溪上》
宋 · 杨万里
夜雨无端忽晓晴,南溪便长半篙清。
斜冲乱石雪霜碎,快泻深陂金玉声。
慢处回头萦作漩,急边眨眼不留行。
李成觑著如何画,却是诗中画得成。
斜冲乱石雪霜碎,快泻深陂金玉声。
慢处回头萦作漩,急边眨眼不留行。
李成觑著如何画,却是诗中画得成。
注释
无端:突然。晓晴:天亮放晴。
半篙清:水深半篙,清澈见底。
斜冲:斜向冲击。
碎:破碎。
金玉声: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慢处:水流缓慢的地方。
急边:水流湍急之处。
留行:停留不前。
觑著:看着。
如何画:怎样画出来。
诗中画得成:已经在诗的意境中展现。
翻译
夜晚的雨毫无预兆地忽然放晴,南溪的水因此变得清澈见底。水流斜冲过乱石,如同碎雪霜一般,快速地倾泻入深深的池塘,发出如金似玉的声音。
水流在缓处回旋形成漩涡,而在急流中眨眼间就已流过,毫不停留。
面对这样的景色,画家李成该如何描绘?原来,这画面已经存在于他的诗篇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溪的清新图景。开篇“夜雨无端忽晓晴”,通过对比昨夜的细雨与拂晓时分的晴朗,展现了自然界突变的美丽。紧接着,“南溪便长半篙清”则描绘出溪水因雨而变得更为清澈纯净,溪流延伸,宛如一条银带。
第三句“斜冲乱石雪霜碎”,通过对山间乱石被雨水冲刷后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雪霜碎,可能指的是山间因冷气逼近而有白霜出现,而在雨后变得断断续续,如同碎片般散落。
“快泻深陂金玉声”一句,则描绘出溪水流经深邃的山谷,发出如同黄金玉石相击发出的清脆声音。这里,“快泻”形容溪水奔腾不息,“金玉声”则是对溪水之美的一种高度赞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慢处回头萦作漩,急边眨眼不留行”,诗人通过对比山溪流速的不同部分,表现了溪流多变的姿态。在溪流较缓的地方,水花翻腾形成旋涡,而在急湍处,则是迅疾到来又匆忙离去,连眨眼的工夫都留不下脚步。
最后,“李成觑著如何画,却是诗中画得成”,则是诗人自喻其诗作如同绘画一般,通过文字成功地描摹出了山溪之美。这既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也彰显了这首诗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与深情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