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全文

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
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
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
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
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
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
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
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
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
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
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
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
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
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
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
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
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
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
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
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题为《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诗中表达了对汴京学术遗迹的感慨和对刘聚卿收集石经的赞赏。汴京的学问经久不传,但仍有残存石碑,其中《中庸》的发现令人欣喜。刘聚卿凭借侠义精神和对古籍的热爱,收集到不少石经,且有罗君建议拓印,但诗人认为应稍待时机。汴学石板可能并未完全毁坏,只是士大夫疏忽而碑商可能有所保存。呼吁大家合力搜寻,可能会有更多奇珍秘籍重见天日。诗人感叹章杨等人擅长篆书,为何不将石经上的文字刻录下来,暗示古人对经学的重视远超书法。诗中流露出对学术失传的惋惜,以及自己在乱世中目睹这些情景的感慨,最后以儿时无知的回忆收尾,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寄予厚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