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失所是予责,二气迭胜非人谋
出处:《次晚风雪又作用前韵》
明 · 顾清
玉龙飞天从万虬,下与白凤窥红楼。
天人剪水碧云霄,幻作万宝无人收。
晚来疾风振林谷,时复乱牛同一牟。
蒋生扁舟泊何处,纵有美酒还堪愁。
进之病骨近始苏,旅食岂为鱼羹留。
炉灰拨残红烛短,谁与再倾双玉舟。
一夫失所是予责,二气迭胜非人谋。
夜阑寒甚欲就枕,解带却愧狐重裘。
天人剪水碧云霄,幻作万宝无人收。
晚来疾风振林谷,时复乱牛同一牟。
蒋生扁舟泊何处,纵有美酒还堪愁。
进之病骨近始苏,旅食岂为鱼羹留。
炉灰拨残红烛短,谁与再倾双玉舟。
一夫失所是予责,二气迭胜非人谋。
夜阑寒甚欲就枕,解带却愧狐重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幻而富有动态的画面,以玉龙和白凤作为神话元素,象征着高洁与神秘。"玉龙飞天从万虬,下与白凤窥红楼"展现了龙凤在云霄间飞翔,俯瞰人间红楼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天人剪水碧云霄,幻作万宝无人收"运用了夸张手法,将自然景色化为无尽宝藏,暗示世间的繁华与虚无。接着,诗人通过"晚来疾风振林谷,时复乱牛同一牟"描述夜晚疾风摇动树林,如同牛群奔腾,增添了动态感。
"蒋生扁舟泊何处,纵有美酒还堪愁"转向现实,蒋生的孤舟停泊,即使有美酒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进之病骨近始苏,旅食岂为鱼羹留"则表达了对友人身体康复的欣慰,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即使旅途简陋,也难以留住。
最后,诗人反思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一夫失所是予责,二气迭胜非人谋",感叹个人无力改变世事变迁,只能面对。结尾"夜阑寒甚欲就枕,解带却愧狐重裘"以深夜的寒冷和狐裘的温暖对比,揭示出内心的无奈与自省。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明代诗人顾清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