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亡岭尚名,猿去洞还疑
出处:《赠别刘近之四首》
明 · 陈吾德
驱车庾关道,上有文献祠。
飞甍依绝壁,磨藓认穷碑。
梅亡岭尚名,猿去洞还疑。
不念去者寡,宁知来者稀。
金鉴悟唐帝,朗照识胡儿。
改容谢小友,软美非所宜。
朅还展二忠,千秋良并兹。
飞甍依绝壁,磨藓认穷碑。
梅亡岭尚名,猿去洞还疑。
不念去者寡,宁知来者稀。
金鉴悟唐帝,朗照识胡儿。
改容谢小友,软美非所宜。
朅还展二忠,千秋良并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吾德的《赠别刘近之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驾车经过庾关道,途经文献祠的情景。祠宇高耸的屋檐依附在峭壁之上,斑驳的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梅树虽已凋零,但山岭依旧以梅命名;猿猴虽已离去,洞穴仍让人产生遐想。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离人难留,未来未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接着,诗人以“金鉴悟唐帝,朗照识胡儿”两句,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上的帝王与异族交往的故事,暗示了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民族交流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洞察人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动机。这不仅是对个人处世哲学的阐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改容谢小友,软美非所宜”表明诗人对于年轻朋友的劝诫,告诫他们要改变轻浮的态度,避免过于柔美的言行,以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强调了为人处世的庄重与谨慎。
“朅还展二忠,千秋良并兹”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仁义的推崇,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让这些品质成为永恒的价值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