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至今屋数椽,留作樵牧话全文

至今屋数椽,留作樵牧话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众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狯。
投其所嗜好,相诱令破戒。
世间耳目玩,山水尤称最。
此癖尚未除,难游天地外。
应知种种相,即是种种碍。
昔年官君乡,面目自憎怪。
牵丝尘土中,若逐傀儡赛。
衣冠强束缚,四体无一快。
嵩岳与太行,徒劳梦魂挂。
自知猿鹤性,雅不宜轩盖。
浩然入匡庐,藉了名山债。
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负戴。
诛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
至今屋数椽,留作樵牧话
岂期山亭幽,得与君晤对。
足音破空谷,高咏喧奇籁。
行当布霖雪,沾润吴楚界。
变化犹神龙,勿效鄙夫介。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世间的贪欲与诱惑,以及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首句“众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狯”揭示了人们在欲望驱使下的盲目,而“投其所嗜好,相诱令破戒”则形象地刻画了诱惑的力量。接着,诗人指出山水之乐是世人难以割舍的爱好,但若不能摆脱这种束缚,就难以达到真正的自由。

诗人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感叹官场的虚伪和束缚,如“面目自憎怪”、“牵丝尘土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他选择归隐山林,如“浩然入匡庐”,享受自然的宁静,家人也一同承担这份清苦,但他并不后悔,“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负戴”。

诗人寓居山中,生活简朴,却感到满足,“诛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表示对自然的尊重。他的小屋成为乡间传说,象征着他的生活方式。最后,诗人惊喜于知县来访,两人在山亭中交流,空谷回响着他们的高谈阔论,期待着能给吴楚大地带来润泽,就像神龙般变化莫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易顺鼎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