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狂寇起歙睦,江浙惨澹妖气凝
火云突兀耸峰岫,倒影万丈摇空明。
扁舟归逐落潮急,聒耳但闻双橹声。
乃知长江无六月,水气自与风兼清。
去年狂寇起歙睦,江浙惨澹妖气凝。
百年涵养极繁盛,一日荡析屯臊腥。
衣冠北渡旅淮甸,扶老携幼纷从横。
王师出讨盛貔虎,凶渠授首封鲵鲸。
迨兹浙右稍安定,鼓拖复作东南征。
家山在望已可喜,僮仆候我应欢迎。
平畴戢戢稻秧绿,峻岭霭霭松林青。
田园有趣良足乐,轩冕无味非所荣。
苍生倘有安堵望,笑傲自可终馀龄。
只今馀孽尚充斥,努力庙算宜哀矜。
裹包兵革不复用,坐使四海还康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长江归来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开篇以“清江湛湛波不兴,澄江际天如镜平”两句,描绘了江面的宁静与清澈,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天空。接着,“火云突兀耸峰岫,倒影万丈摇空明”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炽热的云彩倒映在江面上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扁舟归逐落潮急,聒耳但闻双橹声”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乘船归来的场景,双橹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增添了旅途的生动感。接下来,“乃知长江无六月,水气自与风兼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独特气候的感悟,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长江的水气也与清风相融,给人以清凉的感受。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去年狂寇起歙睦,江浙惨澹妖气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战乱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百年涵养极繁盛,一日荡析屯臊腥”则表达了对国家长期稳定繁荣的怀念,以及对突然间动荡的无奈。
“衣冠北渡旅淮甸,扶老携幼纷从横”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而“王师出讨盛貔虎,凶渠授首封鲵鲸”则展现了正义之师的英勇和胜利。接着,“迨兹浙右稍安定,鼓拖复作东南征”表达了对局势逐渐稳定的欣慰,以及对继续征战的无奈。
最后,“家山在望已可喜,僮仆候我应欢迎”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团聚的期待。“平畴戢戢稻秧绿,峻岭霭霭松林青”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田园有趣良足乐,轩冕无味非所荣”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官场虚荣的淡然态度。
“苍生倘有安堵望,笑傲自可终馀龄”寄托了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期望,以及自己能够享受晚年生活的愿望。“只今馶孽尚充斥,努力庙算宜哀矜”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建议。“裹包兵革不复用,坐使四海还康宁”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战争不再,天下太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国家历史的反思,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