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中观有漏,言外證无生
出处:《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唐 · 顾况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
定中观有漏,言外證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定中观有漏,言外證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尽日:整天。陪游:陪伴游历。
斜阳:夕阳。
竹院:竹林院落。
清:清静。
定中:禅定中。
有漏:缺陷,不完美。
言外:言语之外。
證:证实。
无生:无常、无我。
色界:佛教中的色界(指较低层次的欲界)。
聊传:暂且传授。
法:佛法。
空门:出家人的修行之地。
不用情:无需情感。
相去:距离。
近:临近。
钟鼓:寺庙中的钟鼓声。
闻声:听见声音。
翻译
整天陪伴游历的地方,夕阳照在竹林院落显得清静。在禅定中察觉到一切都有缺陷,言语之外证实了无常和无我。
在色界中暂且传授佛法,出家人无需情感纠缠。
想要知道彼此距离多近,只听那钟鼓声便知两地相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鄱阳大云寺中的一次参禅体验。"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表达了诗人整天随师父游历,夕阳之下,竹院内清幽宁静的景象。"定中观有漏,言外證无生"则是说在冥想中观察到心中的迷惑,同时通过语言上的修证来证实世间万物无常的道理。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浅尝辄止,同时也指出了禅宗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不依赖于繁复的情感和仪式。最后"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通过钟鼓的声音来比喻探求心灵之间的距离和联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在精神宁静与悟性的意境,是一首融合了禅宗思想和个人体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