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归来磨兜坚,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
出处:《七歌效杜陵体 其七》
宋 · 丘葵
我生不辰逢乱离,四方蹙蹙何所之。
欲登山兮有虎豹,欲入海兮有蛟螭。
归来归来磨兜坚,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
呜呼七歌兮歌曲罢,猿啼清昼虫鸣夜。
欲登山兮有虎豹,欲入海兮有蛟螭。
归来归来磨兜坚,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
呜呼七歌兮歌曲罢,猿啼清昼虫鸣夜。
注释
我生:我的一生。不辰:不幸。
逢:遇到。
乱离:战乱分离。
四方:四面八方。
蹙蹙:困顿不安。
何所之:往哪里去。
欲:想要。
登山:爬山。
虎豹:老虎和豹子。
入海:下海。
蛟螭:蛟龙和蛇妖。
归来:回来。
磨兜坚:磨砺坚强。
毋:不要。
充:满足。
虎饥:虎豹的饥饿。
七歌:第七首歌。
歌曲罢:歌唱完毕。
猿啼:猿猴啼叫。
清昼:白天。
虫鸣夜:夜晚虫鸣。
翻译
我生不幸逢战乱,四面八方都受困,不知何处寻求安宁。想要登山却有猛虎豹,想要入海又有蛟龙蛇妖。
回来吧,归来吧,磨砺我们的意志,不要与蛟龙争斗,也不要喂饱虎豹。
唉,唱完第七首歌,白日猿啼声声,夜晚虫鸣不断。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丘葵的作品,名为《七歌效杜陵体(其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困顿,以及对安全归来的渴望。
“我生不辰逢乱离”,这里“不辰”指的是不幸的时刻,“乱离”则是战乱与离散,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感叹自己生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充满了战争和分离。
“四方蹙蹙何所之”,“蹙蹙”形容四周紧迫的情景,“何所之”则是在询问向哪里可以去。这里诗人表现出一种迷茫和无助,面对四处的危险,不知应该向哪个方向逃亡。
接下来的两句“欲登山兮有虎豹,欲入海兮有蛟螭”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困境。诗人表达了即便是想要寻找一片安宁之地,也是充满危险的。这里的“虎豹”和“蛟螭”象征着陆地与海洋中的凶猛野兽,代表着各种潜在的威胁。
“归来归来磨兜坚”,诗人呼唤自己要坚韧不拔,如同磨难精炼的金属一样。这里的“兜”是古代的一种武器,“磨兜”则是在比喻诗人内心的坚毅和对未来的期待。
“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智慧和自保之道。诗人明白不能与强大的敌手硬碰,所以要避免与“蛟”(比喻恶势力)相争,也不愿成为“虎”的食物,展现了一种生存的智慧。
最后两句,“呜呼七歌兮歌曲罢,猿啼清昼虫鸣夜”,则是在表达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情感。这里的“七歌”指的是这组诗作中的一首,“曲罢”表示结束。“猿啼清昼”是比喻白天的悲伤声音,而“虫鸣夜”则是比喻夜晚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生活在乱世之中的士人的悲凉与求生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