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鼎贵万户侯,西家暴富十谷牛
出处:《金不换歌》
宋 · 洪咨夔
东家鼎贵万户侯,西家暴富十谷牛。
唤丝呼竹进玉舟,把酒已作明朝愁。
中间人家贱贫惯,既得未得两无患。
晏眠起吃盦菜饭,饭罢乱拈书册看。
此乐名为金不换。
唤丝呼竹进玉舟,把酒已作明朝愁。
中间人家贱贫惯,既得未得两无患。
晏眠起吃盦菜饭,饭罢乱拈书册看。
此乐名为金不换。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东家显赫如王侯,西家突然暴富似谷牛。呼唤乐师舞动丝竹,载歌载舞在玉舟中,饮酒却已预感明日忧愁。
中等人家久处贫贱,既有所得又无匮乏之忧。
他们晚睡早起,享用简单的庵菜饭食,饭后随意翻阅书籍。
这种生活乐趣珍贵无比,价值连城。
注释
东家:富贵人家。鼎贵:极其显赫。
万户侯:古代高级官员。
暴富:突然发财。
玉舟:华美的船或宴会场所。
明朝:明天。
愁:忧虑。
贱贫惯:习惯于贫穷。
两无患:没有忧虑。
晏眠:晚睡。
盦菜饭:简陋的饭菜。
书册:书籍。
金不换:极珍贵,无法用金钱衡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生活态度。首句“东家鼎贵万户侯”与“西家暴富十谷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富贵人家的显赫地位和暴发户的财富积累。接下来,“唤丝呼竹进玉舟”形象地写出富贵人家的奢华享受,而“把酒已作明朝愁”则透露出他们对未来的忧虑。
中产阶级“中间人家贱贫惯”,虽然生活不如富贵人家,但也无需担忧匮乏,他们过着简单而满足的生活,如“晏眠起吃盦菜饭”,读书消遣,自得其乐。“此乐名为金不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平淡而自足生活的赞赏,认为这种快乐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朴素生活的推崇。洪咨夔作为南宋文学家,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金不换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