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递漏声来禁闼,月移树影上阶除
出处:《和夏桂洲感赐直庐诗》
明 · 孙承恩
元臣诏处殿东庐,肃肃清宵拱帝居。
风递漏声来禁闼,月移树影上阶除。
感恩时拜金茎露,缮性閒披玉简书。
此日遭逢良不偶,创闻何啻百年馀。
风递漏声来禁闼,月移树影上阶除。
感恩时拜金茎露,缮性閒披玉简书。
此日遭逢良不偶,创闻何啻百年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孙承恩在被授予在宫殿东侧居住的特权后,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其在夜深人静之时,感受到的宁静与庄严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孙承恩在宫廷生活中的独特体验。
首联“元臣诏处殿东庐,肃肃清宵拱帝居。”开篇点题,描述了孙承恩作为朝廷重臣,被授予在宫殿东侧的住所,夜晚的宁静与庄严氛围,仿佛在守护着皇帝的居所,营造出一种恭敬与敬畏的氛围。
颔联“风递漏声来禁闼,月移树影上阶除。”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微风轻轻传递着宫中的滴漏声,月亮的光辉在树木的映衬下,投射出斑驳的影子,缓缓爬上台阶,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
颈联“感恩时拜金茎露,缮性閒披玉简书。”表达了孙承恩在享受这份特权的同时,内心充满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他不仅在特定时刻向金茎(古代的一种装饰物)上的露水表达敬意,还闲暇时阅读玉简(古代的书籍材料),修身养性,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此日遭逢良不偶,创闻何啻百年馀。”总结了孙承恩的感受,他认为自己能够遇到这样的机遇,实属难得,甚至比百年间所经历的一切都要珍贵。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当前处境的珍惜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孙承恩在宫廷生活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他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平静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