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预吹明日帽,放歌时带故园音
出处:《重九前一日领客登城即席次张以道韵》
宋 · 张镃
未倒花前凿落金,登携那怕嫩寒侵。
归牛下陇争浮水,宿鸟随山不过林。
衰鬓预吹明日帽,放歌时带故园音。
菊烟桂露虽情物,须索高蟾管夜深。
归牛下陇争浮水,宿鸟随山不过林。
衰鬓预吹明日帽,放歌时带故园音。
菊烟桂露虽情物,须索高蟾管夜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重九节前一日带着客人登上城楼,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感慨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以及故乡之情的深切体验。
首句“未倒花前凿落金”用工匠凿刻金银器物比喻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益求精,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宝贵的感慨。紧接着“登携那怕嫩寒侵”则描绘出秋天即将到来的氛围,诗人的情感随着季节变化而深化。
第三句“归牛下陇争浮水”和第四句“宿鸟随山不过林”,通过对牛归来与鸟栖息的刻画,反映了自然界秋收与夜幕降临的景象。这些都是诗人在城楼上所见到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
第五句“衰鬓预吹明日帽”和第六句“放歌时带故园音”,则显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意识到自己年华老去,头发斑白,但依然热爱着自己的文学创作,并在歌声中融入了对家乡的深情。
末两句“菊烟桂露虽情物,须索高蟾管夜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以及他希望能与天上的明月(比喻知识和智慧)更亲近,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城楼之上秋风、寒露、归牛、宿鸟等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和故乡深切的情感,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执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