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应洗甲,来岁又逢辛
出处:《齐安早眺 其二》
宋 · 周弼
阴阴城垒静,极望不飞尘。
草色横江暮,莺声出塞春。
清时应洗甲,来岁又逢辛。
惆怅经过处,都非往昔人。
草色横江暮,莺声出塞春。
清时应洗甲,来岁又逢辛。
惆怅经过处,都非往昔人。
注释
阴阴:形容阴暗、昏暗。极望:极目远望。
飞尘:飞扬的尘土,象征战乱。
横江:横跨江面。
洗甲:比喻结束战争,洗去武器上的血迹。
辛:天干之一,代表辛年。
惆怅:内心充满悲伤和失落。
往昔人:过去的人或事物。
翻译
阴暗的城市壁垒静寂无声,远望不见飞扬的尘土。傍晚时分,草色横跨江面,黄莺的歌声从边塞传来,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在和平时期,应该会洗去战争的痕迹,明年又是辛年。
路过之处,满是感慨,一切都已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鉴赏
这首宋诗《齐安早眺(其二)》是周弼所作,描绘了齐安城内的宁静景象。首句“阴阴城垒静”以阴暗的城垒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没有一丝战乱的气息。接着,“极望不飞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平,连飞尘也难以察觉,展现出一幅安宁的画面。
“草色横江暮”描绘的是傍晚时分,江边草色与天边暮色融为一体,景色恬淡而宁静。诗人通过“莺声出塞春”将视线转向远处,以黄莺的鸣叫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清时应洗甲”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赞美,希望战争的痕迹能够随着清平时期的到来而消退。“来岁又逢辛”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诗人期待着一个更美好的年份。
最后两句“惆怅经过处,都非往昔人”,诗人流露出淡淡的感伤,感慨人事变迁,曾经熟悉的场景中已经物是人非,充满了怀旧之情。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