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出处:《送僧之湖外》
唐 · 贯休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
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
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
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赴湖外送别一位僧人的场景。开篇“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好春风的劝诫,似担心其过于沉醉。紧接着,“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则展示了僧人持钵、诵经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坚定的信仰和精神修养。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描绘了僧人在自然中默坐用餐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们夜晚在巨石边进行禅定的情况,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最后,“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表达了送别者对僧人那种精神境界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无法企及的惆怅,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人小感慨。
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如春风与铁钵,午饭孤烟与宵禅大石,展现了僧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通过送别的情境,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友人、僧人的一种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界中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贯休在唐代文学中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