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出处:《为薛台悼亡》
唐 ·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半死梧桐:半枯萎的梧桐树,常用来象征衰败或衰老。老病身:指身体衰老多病。
重泉:古人对阴间、黄泉的委婉说法。
一念:一个念头,此处指想起去世的人或事。
稚子:年幼的孩子。
夜归院:夜晚回到家中。
月冷空房:形容月光下的空房子,显得冷冷清清。
不见人:没有人在这里,暗示亲人已不在或者离世。
翻译
病弱的梧桐树半死不活,我心中一想到黄泉就感到悲伤。夜晚携着年幼的孩子回到院中,月光凄冷,空荡的房屋里看不见任何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体弱的老者,身患重病,如同半死的梧桐树一般。每当想起逝去的泉水,就不禁心生哀伤。诗人手牵着小孩子在夜晚归家,但院中空旷,只有冷清的月光,无人相伴。这番景象,不仅映照出老者孤独凄凉的心境,也反衬出了生活中的悲凉与无常。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和哀悼。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易逝、人事难料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幽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