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无行路,十顷涨方塘
出处:《妙净院》
宋 · 葛胜仲
入门无行路,十顷涨方塘。
藉叶受微雨,瑟瑟泻沧浪。
石梁一何伟,延袤百肘长。
临流两华屋,东西蔚相望。
云堂始断手,润蒸松桂香。
弛檐谐云卧,何殊赞公房。
夜步庭除月,心与空水凉。
世人侈居第,规永庇蒸尝。
墓木未及拱,破鬻何披猖。
何如施给园,千载绵宝坊。
君看寺前村,至今俞氏昌。
藉叶受微雨,瑟瑟泻沧浪。
石梁一何伟,延袤百肘长。
临流两华屋,东西蔚相望。
云堂始断手,润蒸松桂香。
弛檐谐云卧,何殊赞公房。
夜步庭除月,心与空水凉。
世人侈居第,规永庇蒸尝。
墓木未及拱,破鬻何披猖。
何如施给园,千载绵宝坊。
君看寺前村,至今俞氏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妙净院内景致的清幽与深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首先,诗人以“入门无行路,十顷涨方塘”开篇,描绘了一片开阔的水域,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接着,“藉叶受微雨,瑟瑟泻沧浪”,生动地展现了雨滴落在树叶上,再缓缓滑落至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石梁一何伟,延袤百肘长”,诗人赞美了石桥的雄伟壮观,它横跨于水面之上,连接着东西两侧的华屋,象征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而“云堂始断手,润蒸松桂香”,则通过云堂与松桂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高雅。
“弛檐谐云卧,何殊赞公房”,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云中闲卧的隐士,与赞公房(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个房间)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夜步庭除月,心与空水凉”,夜晚在庭院中漫步,月光洒满地面,诗人的心灵仿佛与空寂的水面一同得到了清凉,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世人侈居第,规永庇蒸尝。墓木未及拱,破鬻何披猖”,诗人通过对比,批评了世俗之人追求豪华居所,忽视了对先人的祭祀与敬仰。而“何如施给园,千载绵宝坊”,则提出了建立永久性的慈善园地,为后人留下福祉的想法。
“君看寺前村,至今俞氏昌”,诗人以寺前的村庄为例,说明了善举对于家族兴盛的重要性,强调了道德与行为对社会长远影响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妙净院内的美景,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道德以及历史传承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