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
出处:《戏题姚美叔睡轩》
宋 · 苏过
姚侯不学苏季子,佩取六印誇闾里。
又不斩取楼兰王,立功万里还故乡。
两俱茫茫空白首,车轮马迹环四方。
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
结发少来遭物役,不在功名在刀笔。
不如一觉获安眠,收拾散亡归此室。
又不斩取楼兰王,立功万里还故乡。
两俱茫茫空白首,车轮马迹环四方。
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
结发少来遭物役,不在功名在刀笔。
不如一觉获安眠,收拾散亡归此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戏题姚美叔睡轩》。诗中以戏谑的口吻,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追求。
首句“姚侯不学苏季子,佩取六印夸闾里”,将姚侯与苏秦对比,前者没有像后者那样追求权力地位,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态度。接着“又不斩取楼兰王,立功万里还故乡”,进一步强调姚侯没有追求远大的功业,而是过着一种更为平凡的生活。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
“两俱茫茫空白首,车轮马迹环四方”两句,描绘了两种人生的最终结局:一种是空虚无成地度过一生,另一种则是四处奔波,留下足迹。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
“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则提到姚侯突然辞官归隐,学习陶渊明的淡泊名利,同时接近世俗,学习韩康的智慧。这里巧妙地融合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姚侯生活态度的赞赏。
“结发少来遭物役,不在功名在刀笔”指出姚侯年轻时就遭受世俗的束缚,但他的追求并不在于功名利禄,而是在于文字的创作。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重视。
最后,“不如一觉获安眠,收拾散亡归此室”表达了诗人对姚侯生活方式的向往,认为在宁静的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平静,比追求外在的成功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