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全文

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

出处:《悽悽行
宋 · 陆游
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
我愧思旷傍,人谁子思侧。
兴邦在人材,岩穴当物色。
如何清庙器,老死山南北。
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
岂无一得愚,欲献惧非职。

注释

悽悽:悲凉、凄惨。
恻恻:哀伤、悲痛。
旷傍:胸怀宽广,无人理解。
清庙器:指有才能的人,能担当重任。
山南北:形容偏远的地方。
一饭:比喻微小的事物或贡献。
一得愚:自谦之词,指自己的见解。

翻译

悲凉又深沉,哀伤再叠加。
我惭愧自己胸怀宽广无人理解,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忧虑呢?
国家的兴盛在于人才,要从隐居的贤士中选拔。
为何我这清高的人才,只能老死在这山川南北之间。
即使我是微不足道的小儒,也担忧国家大事。
并非我没有智慧,只是怕献策不是我应尽的职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悽悽行》,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感慨和忧国之情。首句“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运用叠词,描绘出一种悲凉、凄苦的情绪,仿佛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无法排解。接着,诗人自责自己未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感叹身边无人能理解他的忧虑。

“兴邦在人材,岩穴当物色”强调人才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暗示了对隐居贤才的期待和呼唤。然而,“如何清庙器,老死山南北”则表达了对这些人才最终未能被发掘和任用的惋惜,他们如同庙堂上的贵重器皿,却只能在山林之间老去。

最后两句,“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明,即使自己身为微不足道的小儒,也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忧虑社稷。但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微言不足以献策,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自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