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全文

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

出处:《送王原之诗
明 · 杨士奇
青松起中林,棘蔓缠其枝。
棘蔓一朝萎,陨堕沦污泥。
松枝禀贞性,干云色不移。
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
天道讵可欺,谗者旋自隳。
临别举离觞,犹嗟贝锦诗。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青松与棘蔓的不同命运,以及志士遭遇的困境,展现了鲜明的寓意和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的前两句“青松起中林,棘蔓缠其枝”,以青松与棘蔓的生长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青松挺立于林中,而棘蔓则缠绕在松枝上。这里象征着正直之人与奸佞小人之间的对立关系,青松代表了正直、坚韧和高尚,而棘蔓则象征着邪恶、缠绕和束缚。

接着,“棘蔓一朝萎,陨堕沦污泥”描述了棘蔓最终衰败,坠入污浊之中。这不仅是对棘蔓本身的结局的描绘,也是对那些陷害他人、最终自食恶果的小人的警示。

随后,“松枝禀贞性,干云色不移”赞美了青松的品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青松始终保持着其高洁的本性,直指云霄,颜色不变。这象征着正直之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坚守自我,不为所动。

“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之人的处境,即使他们保持清白,也常常遭受诽谤和攻击。这里的“志士”指的是那些秉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人,他们往往因为坚持原则而受到非议。

“天道讵可欺,谗者旋自隳”表达了对天道公正的信念,指出那些陷害他人的行为终将受到惩罚,正直之人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这句诗揭示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鼓励人们坚守道德底线。

最后,“临别举离觞,犹嗟贝锦诗”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虽然即将告别,但心中仍然感慨万千。这里的“贝锦诗”可能是指一种讽刺或揭露不公的诗歌形式,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切关注和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正直之人的赞美,对邪恶势力的批判,以及对天道公正的坚信。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