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学尚矣,继列传徽
出处:《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南北朝 · 沈约
义重师匡,业贵虚受。
襄野顺风,西河杜帚。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
道御百灵,神行万有。
尊学尚矣,继列传徽。
旗章或舛,兹道莫违。
自堂及室,异轸同归。
洋洋圣范,楚楚儒衣。
襄野顺风,西河杜帚。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
道御百灵,神行万有。
尊学尚矣,继列传徽。
旗章或舛,兹道莫违。
自堂及室,异轸同归。
洋洋圣范,楚楚儒衣。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学问严谨、尊重师承的态度,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义重师匡,业贵虚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这两者都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襄野顺风,西河杜帚"则描绘了一种顺应自然、温文尔雅的情境,这里的“襄野”和“西河”可能是指代某个地方,但更深层次上,它们象征着文化教育的繁荣。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往成就持有敬意,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道御百灵,神行万有"则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掌握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境界。
"尊学尚矣,继列传徽"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旗章或舛,兹道莫违"则强调了要坚持正确的道路,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
"自堂及室,异轸同归"可能指的是家庭教育或者私塾教育中不论身份高低,都能达到相同的学习目标。"洋洋圣范,楚楚儒衣"则描绘了一种宽广无边的学问典范,以及儒雅文明的气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教育理念的抒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学术修养、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