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全文

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

元 · 郝经
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
今年持节又来宴,菱叶荷花香半城。
城南倒插泰山脚,城北沈涵海气横。
周围尽浸楼台影,鱼鸟惯闻箫鼓声。
锦堂流出珍珠冷,花底漂摇碎光炯。
名泉多在府第中,绣帘深掩胭脂井。
推波委涛到北渚,汇蓄涵渟数十顷。
虹桥桁柳平分破,巨壑云庄入烟瞑。
济南名士多老成,行台突兀皆名卿。
尊中正有李北海,坐上宁无杜少陵。
堰头腊瓮满船求,歌舞要送行人行。
江南风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济南北渚亭的美景与宴饮之盛况。开篇“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以往昔之游引出今日之宴,秋日霜降,湖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今年持节又来宴,菱叶荷花香半城”点明了此次宴饮的地点和时节,菱叶荷花的香气弥漫整个城市,增添了宴席的雅致与生机。

“城南倒插泰山脚,城北沈涵海气横”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济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山海相接,气势磅礴。随后“周围尽浸楼台影,鱼鸟惯闻箫鼓声”则细腻地展现了宴饮环境的奢华与热闹,楼台倒映水中,鱼鸟似乎也被这箫鼓之声所吸引。

“锦堂流出珍珠冷,花底漂摇碎光炯”进一步渲染了宴饮场所的华美,锦堂之水如珍珠般清澈,花底光影闪烁,生动形象。接下来“名泉多在府第中,绣帘深掩胭脂井”则赞美了济南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名泉环绕,绣帘掩映下的胭脂井更添几分神秘与美丽。

“推波委涛到北渚,汇蓄涵渟数十顷”描绘了水波荡漾,汇聚成一片广阔的水域,虹桥桁柳与巨壑云庄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济南名士多老成,行台突兀皆名卿”赞颂了济南作为文化名城的魅力,众多名士聚集于此,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尊中正有李北海,坐上宁无杜少陵”引用历史上的两位文豪,李北海(李邕)与杜少陵(杜甫),表达了对宴会中才子云集的赞叹。而“堰头腊瓮满船求,歌舞要送行人行”则描绘了宴会上的欢歌笑语,以及为远行之人准备的饯行之礼,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

“江南风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将济南北渚亭与杭州西湖亭相提并论,赞美了北渚亭的美景堪比西湖,表达了诗人对济南之美由衷的赞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济南北渚亭宴饮的盛况及其背后的文化韵味,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