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待太平求不死,南阳水胜上池多全文

欲待太平求不死,南阳水胜上池多

宋 · 张埴
与花丛薄且媻娑,早晚风霜亦奈何。
欲待太平求不死,南阳水胜上池多

注释

媻娑: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此处指花丛中的身影摇摆不定。
早晚:早晨和晚上,表示时间的推移。
风霜:自然界的寒冷天气,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或动荡。
不死:长生不老,永恒的生命。
南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南阳,这里可能暗指隐居之地。
水胜:水质优良,比喻生活条件优越。
上池:优质的池塘,可能指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或名贵药材产地。

翻译

在花丛中穿梭,身影轻盈摇曳,早晚的风霜又能怎样呢。
想要在天下太平时寻求长生不老,南阳的水胜过其他地方的池塘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作品,名为《刘元翁为索赋鞠逸(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平与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首句“与花丛薄且媻娑”,采用了典型的意象手法,通过与花丛轻柔细腻的情态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满。这里的“花丛”象征着现实世界,而“薄且媻娑”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状态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早晚风霜亦奈何”,进一步强化了上一句的情绪,表达了一种面对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无助。诗人用早晚的风霜比喻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脆弱。

第三句“欲待太平求不死”,则流露出诗人对久远和平世界的向往,以及希望超越现实苦难,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这里的“太平”是理想状态,“不死”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景。

最后一句“南阳水胜上池多”,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憧憬与追求。南阳作为一个地方被赋予了理想化的色彩,“水胜上池多”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丰饶的自然美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向往太平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心路历程。